發酵飼料中添加一物,不僅讓發酵飼料變得簡單又提高發酵飼料的質量
什么是發酵飼料?
發酵飼料對于養殖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特別是近幾年來,發酵飼料越來越收到養殖戶們的重視。不管是養豬,養雞鴨鵝牛羊等,發酵飼料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到底什么是發酵飼料?發酵飼料屬于一種微生物添加劑類飼料,飼料中富含活性益生菌,發酵益生菌通過在發酵原料中,在適宜的水分、溫度、密封厭氧的條件下快速生長繁殖,通過發酵菌生長代謝,產出多種有益于動物的代謝產物。比如各種酶、抗菌素、肽等。
發酵飼料的優點:
雖然發酵飼料運用得十分廣泛,但是很多養殖戶們僅僅知道發酵飼料能節約成本,其他好處卻說不上來,其實發酵飼料不僅僅能為養殖戶們降低飼養成本,還有以下幾個優點:
1.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2.調節養殖動物腸道,并增強動物免疫力,提高幼崽成活率。
3.降解飼料中的一些有毒物質。
4.產生促生長因子,可以促進動物生長。
5.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養殖動物的采食量,降低料肉比。
6.降低氨氣味,改善養殖動物環境。
發酵飼料的好處有這么多,那哪些可以做發酵飼料呢?
1.常見各種粗飼料:豆渣、酒糟、潲水、紅薯渣、木薯渣、醬油渣、蘑菇渣、糖渣、稻殼、花生殼等。
2.各種秸稈:玉米秸稈、黃豆桿、棉花稈、花生桿、稻秸稈、小麥秸稈等。
3.各種牧草:皇竹草、甜象草、黑麥草、玉米草、甘蔗尾葉、紫花苜蓿、紫粒莧等。
4.糞便類:各種動物糞便:雞糞、鴿子糞、鵪鶉糞等。
發酵飼料的制作方法:
1.舊的操作方法:以發酵豆渣為例,“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500-1000克(溫度低加大用量,高溫時減少用量),3噸濕豆渣,含淀粉類的飼料150公斤(比例約為豆渣的5%,如玉米、大米、紅薯、淀粉均可),食鹽4-6公斤,紅糖9公斤。含水量調節到60%左右密封發酵7-10天有濃郁甜酒香味時即可使用。發酵完成在密封狀態下可保持一年。2、運用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后的操作方法,更簡單,效果更直觀,動物更愛吃:準備豆渣1噸、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1-2包(第一次制作和低溫季節使用量大)、多糖性復合菌種培養基5公斤。先將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融入低于45℃的溫水中再加入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發酵劑,2小時以上后再與上述其它物料混合均勻后將含水量調節到50%-60%(手捏一把成團且沒有水滴下為宜)。最后壓實密封裝袋發酵7-10天即可。
2.運用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后的操作方法,更簡單,效果更直觀,動物更愛吃:準備豆渣1噸、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1-2包(第一次制作和低溫季節使用量大)、多糖性復合菌種培養基5公斤。先將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融入低于45℃的溫水中再加入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發酵劑,2小時以上后再與上述其它物料混合均勻后將含水量調節到50%-60%(手捏一把成團且沒有水滴下為宜)。最后壓實密封裝袋發酵7-10天即可。
使用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后,省去了買玉米粉和紅糖的步驟,直接添加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和多糖性復合營養基即可,因為這個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是采用多糖性糖蜜、植物性蛋白胨、酵母膏、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組成,是針對復合微生物制劑產品(益生菌、菌種)進行激活、擴培、發酵等針對性設計的專用營養包(培養基),以菌種更喜歡的“食物”高濃度糖蜜為主要原料,再科學地添加氮源等原料,形成菌種“食物的全價飼料”,讓激活、培養、擴培的菌種更健壯與密度更大,讓發酵飼料效果與質量更好,讓直接添加的益生菌產生效果更快更好。且運用成本低廉,本品1公斤使用效果多項指標比添加3公斤紅糖、葡萄糖、白糖效果更好。在制作發酵飼料時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1公斤可以直接代替20公斤左右的玉米粉等且在許多參數上發酵效果更好更快更香醇。
相關鏈接——
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高濃度乳酸菌為主的固態飼料發酵劑,更輕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飼料發酵劑,簡單好用的中草藥發酵劑
多糖性復合菌種營養基,大幅度提高菌種活性與使用效果,降低發酵飼料成本與提高品質
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撐
廣西助農公司有著20余年的生物發酵飼料經驗,能夠針對你的養殖場做出最適合的模式,我們的發酵技術不僅設施投資簡單(僅需塑料袋或塑料容器等即可),且發酵成功率很高。最關鍵是制作出來的發酵飼料品質比一般更好(得益于先進的酶菌結合發酵劑與經驗總結),能夠為你生產出低成本、養殖環保無抗優質的動物產品出來,大量成功案例可以驗證。提供上門服務(快速解決家禽養殖上的疾病、環保、肉品質等問題)。
微信公眾號:gxzn-99
微信號:gxzn07713815862
電話:0771-2204816,3800156,3815862
網站:www.glendi.net, www.zn99.com
微店:weidian.com/?userid=1353707843
- 上一篇:剛買回來的牛水土不服怎么辦? [2021-11-19]
- 下一篇:蛋雞卵黃性腹膜炎的癥狀及原因分析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