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態養殖與傳統生態養殖、清潔養殖的區別在哪里?
一、現代生態養殖
廣西現代生態養殖簡單地說就是生態養殖“六化”:養殖飼料微生物化、養殖環境生態化(微生物改善環境)、養殖糞污資源化(糞污微生物處理)、養殖產品有機化、養殖投入品無害化、養殖設施標準化!
廣西現代生態養殖是在清潔養殖的基礎上著重在三個環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是在生產和飼喂的飼料中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療動物疾病期間除外),必須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微生物制劑),可以通過直接在飼料中添加、飲水中添加,或者使用全部或部分益生菌發酵飼料;二是養殖環境要達到無嚴重臭味,養殖場污水通過微生物與設施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并不造成對外的污染;三是動物的糞污通過微生物的發酵,形成循環和增值利用。從而達到減少動物發病從而減少動物藥品的使用量、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效益、明顯改善養殖環境達到無對外產生污染、形成生態良性循環,達到食品安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多贏的結果。
現代生態養殖的優點是可以高密度、集約化生產,不僅肉質達到較好的水平,且不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二、傳統的生態養殖
在我們一般認識的所謂生態養殖一般是指將動物進行放養、不飼喂全價飼料。真正意義的生態養殖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保護水域生物與陸地植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合理利用多種資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態養殖是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產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人為地將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目的是規模適度的地利用資源,減少浪費,降低成本。達到利用自然天然食物飼養動物,低成本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傳統的生態養殖在內陸特別是人口密集省份最大的缺點是無法形成規模養殖,或者需要較大的場地無法滿足,形成不了批量化生產。因此,傳統的生態養殖在很多地方只能是小規模家庭式生產,更多的是半放養模式的生態養殖。
對傳統生態養殖一定要注意的是:一是如果是放養,一定要適度規模進行,如果規模過大,就會導致破壞生態;二是如果有一定的規模,要注意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問題,如水源、臭味、蒼蠅等。
三、清潔養殖
清潔養殖是一般指開展畜禽養殖場戶環境衛生整治、畜禽規模養殖場戶標準化改造、糞污綜合治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農村人畜分離,建立畜禽養殖集中區,實現畜禽清潔生產,推進畜禽養殖場戶規范化、生態化發展。各地對具體的要求和標準都不完全相同。
- 上一篇:廣西培訓第一書記用生態養殖業做精準扶貧 [2016-02-20]
- 下一篇:利用微生物發酵糟渣和保存飼料的原理和作用機理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