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在肉牛生產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
人類釀酒的歷史約始于距今4~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新人”階段,最早的釀酒活動只是機械地簡單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真正稱得上人工釀酒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是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之后開始的。但是到十九世紀末期,釀酒的副產品酒糟及殘液干燥物(DDGS)才開始用作飼料。1945年,一部分從事飲料酒精的人組成酒糟飼料研究委員會,開始整理有限的酒糟營養知識,幫助人們在各種畜禽生產中更好地利用酒糟。1997年酒糟技術委員會取代了酒糟飼料研究委員會。這兩個組織都是每年召開年會,每年的匯編材料都有大量的關于DDGS傳統用法的信息。
玉米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淀粉,在加工過程中發酵生成乙醇,剩余的營養物質則回收形成酒糟,酒糟脫水得到DDGS。因此,DDGS中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磷的含量是玉米的3倍,其蛋白質含量從占干物質的10%增加到30%,脂肪從4%增加到12%,NDF從12%增加到36%,P從0.3%增加到0.9%。
1.濕酒糟及殘液(WDGS)在肉牛生產中的應用
Farlin最早發現DGS可作為能量飼料,他發現盡管淀粉已經除去,每千克WDG干物質的能量含量仍高于所替代的玉米。Firkins等和Trenkle利用濕酒糟及殘液(WDGS)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Larson等做了一系列研究以評價WDGS作為蛋白質飼料或能量飼料的效果。WDGS的添加量為日糧干物質的5.2%和12.6%可滿足微生物蛋白(MP)或粗蛋白(CP)的需要。添加量達到日糧干物質的40%時可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并且能夠替代玉米滿足能量需要,而且此時日糧飼料轉化率高于玉米對照組14%。如果飼料轉化率的提高完全來自WDGS,則WDGS的飼用價值就比玉米高35%。
Vander Pol等用WDGS替代0%、10%、20%、30%、40%和50%的玉米,結果WDGS添加量與平均日增重(ADG)和增重耗料比(G:F)呈二次曲線反應,飼用價值與WDGS添加量呈三次曲線反應。各WDGS添加量的飼用價值都高于玉米對照日糧。
對同一個育肥場,相似試驗情況下進行的九個試驗進行META-分析的結果表明,WDGS替代量與ADG和DMI呈二次曲線反應,WDGS替代量為30%時ADG和DMI達到最大。WDGS為日糧的30%到50%時,G:F比達到最大,兩者間呈二次曲線反應的趨勢(P<0.09)。由G:F比計算得到的飼用價值表明隨著日糧中WDGS增加,飼用價值降低。高WDGS日糧的G:F比并沒有下降,但是由于計算中考慮了日糧中的添加量,因此飼用價值隨著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由于飼喂WDGS的肉牛比飼喂玉米的增重更快,因此相同育肥月齡的肉牛飼喂WDGS的更肥。肋骨脂肪和肉牛等級評分與添加量都呈二次曲線反應。
2.干酒糟及殘液(DDGS)在肉牛生產中的應用
Hame等比較了在育肥日糧中添加DDGS和WDGS的飼用價值。日糧干物質中添加40%的DGS替代玉米。WDGS與DDGS來自不同的生產廠,飼喂WDGS和DDGS的牛增重均高于玉米對照組,飼喂WDGS的牛增重高于DDGS。WDGS的飼用價值高于玉米47%,DDGS高于玉米24%。
Bucker等在肉牛育肥日糧中添加10%、20%、30%和40%的DDGS與玉米對照進行對比,添加量與G:F比也呈二次曲線反應趨勢,與Vander Pol等報道的相似,但二次曲線反應的趨勢較弱,DDGS的最佳添加量為日糧干物質的20%。將這些數據與另外四個試驗的一起進行了META-分析,結果表明隨著日糧中DDGS的添加量從0增加到40%,添加量與ADG呈二次曲線反應,與G:F比呈三次曲線反應
。DDGS添加量為20%到30%時ADG最大,添加量為10%到20%時G:F比最大。與WDGS相比,ADG和G:F比達到最大時的DDGS添加量較低。此外,當添加量從20%增加到40%時,DDGS的飼用價值出現下降(123%到100%)。相比之下,添加量為20%時WDGS的飼用價值為142%,當添加量增加到40%時飼用價值僅下降到131%,這似乎表明不同DDGS和WDGS添加水平間的飼用價值存在生物互作。當日糧添加量都為20%時,兩種酒糟的飼用價值相差19%,當添加量為40%時,兩者的飼用價值相差31%。這一數字是觀察值而非嚴格統計意義上的互作。互作的原因以及是否與烘干有關還不得而知。
從玉米轉化成DGS,蛋白質、脂肪和磷的含量提高了大約3倍。當DGS作為能量飼料飼喂時(約為日糧干物質的15%到20%),蛋白質和磷的飼喂量過量。此外,乙醇生產中用硫酸控制pH值,硫酸清除后DGS的硫含量為0.6%至1.0%或更高。過量的蛋白質經脫氨基作用排出尿素。Huntington等認為合成1mol尿素需要消耗1~4molATP,ME利用的變化很難監測(變化非常小)。只要日糧中鈣的量足夠,日糧高磷對育肥牛沒有明顯的危害。但是日糧中高水平的硫可能出現問題。盡管硫是瘤胃合成微生物所需要的,高水平的硫可能造成腦灰質軟化、DMI和ADG降低及肝銅儲下降。日糧中DGS添加量超過30%到40%時DMI下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DGS中高含量的硫和脂類。
3.肉牛對酒糟的消化與代謝
一方面WDGS與DDGS的飼用價值似乎要高于玉米,而另一方面NDF的存在又使得DGS的消化性低于玉米,這兩方面似乎是矛盾的。Lodge等試圖尋找其中的原因,他們合成了一種與DDGS成分相似的由玉米麩質飼料(玉米皮和玉米漿)、玉米蛋白粉和牛油組成的復合酒糟。當這種復合酒糟替代日糧干物質的40%時,其飼用價值是玉米的124%,這一飼用價值是與前面提到的WDGS的META-分析的結果基本一致。當單獨去掉玉米蛋白粉或牛油時,G:F比降低的量相近,表明玉米蛋白粉中的過瘤胃蛋白和牛油對復合酒糟的高飼用價值同樣重要。過瘤胃蛋白對飼用價值的貢獻好像不是由于其滿足了可代謝蛋白的缺乏,而是由于攝入的非降解蛋白比降解蛋白或碳水化合物有更高的能量效率,因為這種非降解蛋白沒有發酵損失。脂肪的高能值解釋了牛油的作用。Larson等報道,與玉米相比,WDGS中非降解蛋白和脂肪使得飼用價值提高了20%。這一結果低于META-分析的30%的結果,并且沒能解釋WDGS中NDF相對于玉米淀粉的低消化率的原因。因此,這一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釋。
從能量和機體組成成分的角度看,酒糟中脂肪的代謝非常重要。Vander Pol等通過育肥試驗和代謝試驗研究了DGS中脂肪的作用,結果對照組(添加5%的玉米油)G:F比降低了10%,而試驗組(通過添加WDGS使得脂肪含量與對照組相同)G:F比提高了8%。玉米油的消化率為70%,而WDGS中脂肪的消化率則是81%。通過測定十二指腸內容物脂肪酸組成,飼喂WDGS組肉牛十二指腸內容物中非飽和脂肪酸含量(總脂肪的30.9%)高于玉米油組(總脂肪的10.8%),這說明WDGS中的部分脂肪避免了瘤胃的水解/氫化作用。Plascencia等報道氫化作用降低了脂肪的消化。因此,Vander Pol等的結果是復合邏輯的,即與玉米油相比,WDGS中脂肪的氫化作用降低而消化率提高。代謝試驗的結果也與飼喂試驗一致,即WDGS中的脂肪使動物生產性能產生正效應,而玉米油則產生了負效應。這種負效應應該是由于玉米油影響了瘤胃
發酵或脂肪消化。Plascencia等報道,無論脂肪酸飽和與否,隨著總脂肪酸攝入的增加,小腸脂肪酸消化率都降低。這一結果表明DGS飼用價值隨著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是由于脂肪酸消化率的降低。脂肪對瘤胃發酵的負面效果已經得到證實,這也能補充說明脂肪消化率的降低。
相關鏈接 :http://www.glendi.net/shengtaichanpin/chanpin2/097148221021.html
- 上一篇:采用微生物漚堆無害化處理豬場病死豬和分娩廢物技術,達到無害化資源化目的設施和處理成本低 [2020-01-10]
- 下一篇:豬糞水快速發酵成液態有機肥技術,基本無臭味不燒苗,1立方成本1元左右僅需10天左右完成發酵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