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在豬場引入益生菌,可調節動物腸道菌群,減少氨氣等污染物排放,降低臭味污染,助力實現生態養殖綠色夢想。
在傳統養豬模式中,豬群糞便排放量大、氣味刺鼻,不僅污染周邊空氣與土壤,還對生態環境及居民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尋找一種既能保障養殖效益,又能實現綠色養殖的方法成為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益生菌在養豬領域的應用嶄露頭角,為解決養殖污染難題帶來了新的曙光。
益生菌作為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在養豬過程中有著諸多神奇功效。當益生菌進入豬的腸道后,能夠迅速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豬腸道內原本存在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群落,有害菌與有益菌相互制衡。但在養殖過程中,諸如飼料變更、環境應激等因素易打破這種平衡,導致有害菌大量滋生,影響豬的健康與消化吸收。而益生菌中的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優勢菌種,能夠在腸道內定植,通過分泌有機酸、細菌素等物質,抑制有害菌生長繁殖,為豬營造一個健康穩定的腸道環境。例如,某規?;B豬場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劑后,仔豬腹瀉率顯著降低,由原來的 15% 下降至 5%,豬群整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健康的腸道意味著更高效的消化吸收。豬攝入的飼料得以充分分解利用,這在減排方面意義重大。以往,豬消化不完全,大量未被吸收的營養物質隨糞便排出體外,不僅造成飼料浪費,還增加了糞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引入益生菌后,飼料轉化率明顯提高。研究表明,長期使用益生菌的豬群,料肉比可降低 0.1 - 0.2。這意味著產出相同重量的豬肉,所需飼料減少,相應地,糞便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也大幅降低。據統計,一個存欄 1000 頭的養豬場,引入益生菌后,每年糞便中氮排放量可減少約 10 噸,磷排放量減少約 5 噸,有效減輕了對周邊土壤和水體的污染負荷。
養豬場令人詬病的臭味,主要源于糞便中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揮發性脂肪酸、氨氣等惡臭氣體的揮發。益生菌通過改善豬腸道消化功能,從源頭減少了這些惡臭物質的產生。一方面,益生菌促進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減少了因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的氨氣等氣體;另一方面,其代謝產物中的某些成分能夠與糞便中的含硫化合物發生反應,降低硫化氫等惡臭氣體的濃度。走進使用益生菌的養豬場,能明顯感受到臭味減輕,周邊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有效緩解了養殖與周邊居民的矛盾,為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生態養殖的大框架下,益生菌的應用是關鍵一環。它契合了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在降低養殖污染的同時,提高了養殖效益。從長遠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推廣,益生菌有望成為養豬業實現生態轉型的標配,助力養殖戶守護生態養殖夢想,讓養豬場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詞,而是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產業典范,為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力量。
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韋秀連13877144462(微信同號)
- 上一篇:【視頻】內蒙古烏拉蓋區的基層農技骨干南下踏上了前往廣西助農生態養殖基地的游學之旅。深入考察學習高效低成本養殖技術,探究先進管理模式與經驗。助力當地養殖業升級! [2025-04-08]
- 下一篇:今日全國各地肉豬、豬苗等參考報價及行情分析(2025年4月8日) [2025-04-08]